吴江,正从“运河时代”大步跨入“太湖时代”。“滨湖新城”的启动开发建设,标志着“太湖时代”向吴江人民扑面而来。“太湖时代”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市空间概念,是“乐居吴江”的具体呈现,而跟“滨湖新城”同步推进的,将是吴江产业转型、城市形态和人才结构的全面升级。滨湖新城,一个关乎吴江城市未来30年发展空间的抉择。

30年改革开放,吴江成绩斐然。集体经济率先突围,外向型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民营经济从厚积薄发到铺天盖地。每一轮理论与体制创新,都带来了吴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城市形 态也随之演进。当我们跨越30年成绩,眺望未来30年时,也许,滨湖新城的建设将是第一个跃入眼帘的关键词。

设计简介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吴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由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建设滨湖城市”的发展构想,制订了城市“南进西拓”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构想中,滨湖新城的规划建设成为核心任务。
  按照苏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吴江滨湖新城将结合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以“长三角重要的居住地”、“重要的休闲地”、“重要的商务之地”、“重要的旅游胜地”为总目标,定位为次级金融商务中心,以商务、研发功能为主,配套高品质居住与休闲娱乐。引导吴江及周边地区二十万居民前往居住。既展示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的生态效应,又充分展现吴江现代化建设的城市品位。
   在滨湖新城的规划建设中,围绕吴江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如何发掘和整合城市资源,塑造充满活力、彰显特色和环境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设计范围

城市设计的范围东至苏震桃公路,西临太湖,北至高新路,南至学院路,面积约233公顷。

◆发展定位

滨湖新城滨水核心区的功能定位为:具有商务、旅游特征的功能综合的城市次中心。

◆环境资源分析与应用

城市环境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是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的基础。

1. 历史文化资源
吴江拥有富历史与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包括同里在内的江南水乡古镇,对于推动城市休闲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建议在区内建立水网、水街,组织水上游憩和滨水商业休闲活动,体现水乡地域文化特征。
2. 旧城活力资源
为了促进设计范围城市区域的有效发展,必须从全市范围内开展研究,充分运用吴江市的各种资源,为区域活力的形成创造条件。
3. 太湖景观资源
滨太湖优良的景观资源,是吴江城市发展最大的财富。同太湖周边其它沿湖城市建设(无锡、苏州吴中区、湖州、宜兴等)相比,吴江滨湖新城是唯一核心区直接临湖、功能综合和高强度城市开发建设区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滨湖新城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进行功能和空间形态组织,建构环太湖区域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滨湖城市区域,同时塑造最为鲜明的滨水建筑轮廓(太湖明珠)。


◆设计理念

1. 新旧共生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建设项目,滨湖新城既要体现时代性,同时又应当利用历史古镇资源,传承历史,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活力与特色并存。

2. 人性化城市

当代城市建设正从汽车时代走向人车友好时代。特别是在CBD区域,车流、人流都十分密集,立体化的交通系统是解决好人、车的有效手段。

◆设计原则

1. 尽量做加法,不做减法。

2. 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目标

建设具有商务、商业、休闲、居住和旅游综合功能,现代化与传统共生的立体化的太湖明珠。

其中“建设具有商务、商业、休闲、居住和旅游综合功能”是功能目标,“现代化与传统共生的立体化的太湖明珠”是形态目标。

◆城市设计构思策略

1. 建构城市立体基面

2. 组织引向太湖的轴线,使区域更好地亲近太湖

3. 组织实现区域定位目标的功能空间

4. 组织两个市民活动广场

5. 组合适应区域功能特征的交通体系

6. 组织面向太湖的城市形象

7. 织传承历史文化的空间环境

8. 组织城市景观体系

综述篇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属苏州市辖县级市.东太湖在吴江市岸线长达50公里,东太湖150平方公里区域中超过一半隶属吴江,吴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滨太湖资源.吴江松陵城区至太湖大堤仅2-3公里,是整个东太湖区域之中距湖岸最近、最有开发潜质的城市。依托太湖区位优势和文化积淀成为吴江下一阶段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由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建设滨湖城市”的发展构想,2008年7月由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复实施的《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明确提出“利用滨太湖优良的景观资源,由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建设滨湖城市”的发展思路。同时,东太湖综合整治、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吴江段的启动、部队农场的置换等开发建设条件逐步成熟和得天独厚的优良资源,为滨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契机。滨湖新城是东太湖综合整治的一项延伸工程,旨在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生态新城,还原东太湖水
清岸绿的原貌,将东太湖整治后呈现的碧波美景切实融入到吴江人民的生活中来。

古运河
苏州河
太湖
永康路步行街
南部新城
滨湖新城

交通篇

吴江位于长三角腹地,东临沪、南临浙、北临苏,区位优势明显。吴江距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距浦东机场105公里,距杭州萧山机场150公里,距京沪铁路苏州站22公里,与上海洋 山港和苏州太仓港的距离分别为190公里和105公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把吴江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联成一体。
    境内苏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苏震桃一级公路、就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沪苏浙高速公路、318国道、太浦河横穿东西。规划中的通苏嘉及沪苏湖城际铁路已明确列入“江苏省铁路十二五规划”,一横一纵两条城际铁路穿越吴江,将极大的促进我市与长三角地区人员、物资、技术等交流。
    目前,吴江从东到西有苏同黎、苏嘉杭、227省道、中山路、苏震桃五条干线与苏州实行无缝对接。另外,还有枫津路对接鲈乡路、吴淞江大道连接同津大道以及庞金路北延三条干线也在筹建之中。苏州轨道交通4号由南到北穿越吴江,于2010年年底开工建设,进一步拉支了吴江与苏州间的一体化发展步伐。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吴江城区走向与站点规划

苏州轨道4号线是一条南北向骨干线,由北向南经粗城商贸中心、平江新城、苏州火车站、观前商业中心、南门商圈,吴江滨湖新城、吴江汽车站、通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总长41.13公里,设站30座。4号线吴江段由北向南穿越吴江经济开发区、滨湖新城、南部新城,呈“L”布置,线路长20公里,设花港路站、江陵西路站、江兴西藏自治区路站,流虹路站、笠泽路站、顾家荡站、人民路站、松陵大道站、中山路站、汽车客运站、庞金路站、通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12座,线路将于2010年底开工建设,2015年通车,苏州轨道4号线不但使滨湖新城有机的融合到吴江中心城区的发展,而且直接融入到苏州都市区,为新城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站台效果图

       

功能篇

滨湖新城毗邻太湖,拥有独特、稀缺、不可复制的滨太湖资源,西接主城区和南部新城,遥望同里古镇,是吴江“由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城市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有效利用濒太湖资源,建构环太湖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滨湖城市区域是我人共同的目标。建成后的滨湖新城将是集商务办公、旅游度假、科教研发、高端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与传统共生共存的太湖明珠;面向长三角的太湖东岸旅游胜地;面向苏州市区的现代化商务办公集聚区和立足吴江的滨湖生态乐居名城。

滨湖新城旨在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生态新城,建成后的滨湖新城将以生太公园、滨湖景观绿化带、运动公园等大型绿地为基色;以城市展示馆、名人艺术馆、会展中心、博物馆、游泳馆等公建文化设施为亮点;以五星级酒店、温泉度假区为标志;以宾湖休闲餐饮一条街、水街新天地为特色,将太湖亲水理念纳入其中,打造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河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乐居”新城。

  • 沿湖公建文化休闲区
  • 商业休闲区
  • 商业综合体
  • 商业综合体
  • 休闲餐饮区
  • 休闲餐饮区
  • 传统水街
  • 信息水街
  • 现代水街
  • 超高层酒店
  • 商务办公区
  • 总部经济区
  • 科技研发区
  • 科技研发区
  • 居住生活区


滨湖新城滨水核心区布局图

    以太湖为依托,突出城市综合功能的培育,将2.3平方公里滨湖新城滨水核心区作为一个整体,科学处理城市各功能要素关系,形成"一带,三轴,多组团"的空阔而已结构,最终将滨湖新城打造成休闲商务业发达,生态宜居的太湖滨湖第一城.

    一带:沿湖放游休闲景观带,主要布置生态湿地公园,启动区,中心广场及运动公园.

    三轴:为沿人民路的城市公共活动轴,南集合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城市绿轴和北侧以餐饮商业空间为主的城市水轴.

    多组团:为滨湖新城的功能组团,主要分为由城市展示馆,名人艺术馆\会展中心,博物馆,游泳馆五大场组成的沿湖公建文化休闲 区;由滨湖休闲餐饮一条街,水街新天地,商业综合休组成的商业功能区;以及总部经济办公区,科教研发区,商务办公区和高端综合居住区.

生态篇

    滨湖新城位于太湖之滨,现状生态环境良好.香樟及水杉等大型乔木众多,高大参天,环境优美,内部湖泊众多,水生植物品种丰富.滨湖新城在规划建设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首要问题,北部结合农场保留的大量乔木森林,湿地水湾,乡土果林,开成滨湖森林湿地斑块,成为城市的氧吧、生态绿肺。南部结合太湖河塘湿地以及旅游用地布局,开成以原生态河塘湿地为基础的生态绿地。以此为基础构建新城特色分明的“一廊、两环、三片、六园”生态系统,促进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共生,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把滨湖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生活,绿色健康的生态水乡城市创造条件。
           

生态布局图                                                       生态景观布局图

      

          人民路                            高新路                     松陵大道                            230省道

生态公园

滨湖休闲区

 

学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