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八卦

苏州50后、60后、70后、80后口述"三十而立"
吴江楼市网  发布时间:2010-02-24  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3532

  70后

  房价狂涨之前幸运地买到楼

  他们生于“文革”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与老一辈们一样经历过苦难,却也是中国物质生活丰富的第一批受益者。由于父辈们的被耽误,“70后”被赋予了更多希望和责任。

  大熊出生于1975年,是个新苏州人,目前是苏州大熊户外俱乐部的负责人。已经过了30岁近5年,大熊却告诉记者,他现在都没完全做到“立”,只能说“离立越来越近”。

  在大熊眼里,三十岁的男人必须做到“立”,即物质上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一个美满的小家庭以及一套房子;精神上要有能力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有能力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30岁时,大熊在苏州一家外企打工。当时他刚刚买房,生活压力比较大。大熊说,自己那时更像是个机器,公司、家,两点一线式的生活,除了赚自己的工资,几乎不能为社会做任何事情。

  相比外地人奋斗的艰辛,“准苏州土著”李虞就要轻松一些。李虞比大熊大一岁,常熟人。30岁时,作为电信工程师的他,整体来说,认为自己做到了“三十而立”: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经济上能自立;有比较广的见识;有相当成熟的思辨能力,遇事不迷茫。

  不过李虞也有而立之年的烦恼,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事业。刚工作时,正好赶上电信业大发展,待遇很好,觉得入对了行。但到30岁时,他却深深感受到,如果继续从事技术工作,事业空间将越来越窄。转型问题开始进入脑海。

  面对如今的高 房价,李虞认为,“70后”是比较幸运的。大部分“70后”在房价狂涨之前,与“50后”、“60后”同时出手,避免了与“80后”一起“死拼”的境地。

  30岁未能完全“立”,但30岁时的经历却对之后人生起了决定作用。当时网络论坛正兴盛,李虞工作之余就上论坛打发点时间。还别说,他后来扩大的朋友圈、认识如今的妻子、转换职业从事媒体工作,都是那段经历引发的。

  过了而立之年两年后,大熊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大熊户外俱乐部,虽然目前还不太盈利,但大熊说,俱乐部成员在寻找个人价值满足的同时也在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汶川地震后小小一个俱乐部就组织捐款5万多元。

  作为一个离“80后”并不遥远的前辈,大熊建议,“80后”应当跳出房子的怪圈,把“立”定位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上来。李虞则更关注“80后”的心理成长。在他看来,“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远没有“70后”能吃苦。至于“三十而立”,他认为大部分“80后”还“立”不起来,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层面。

  80后

  不愿买房结婚想辞职去旅行

  他们也被称为第一代的“小皇帝”,他们拥有着父辈们努力了一辈子才得到的幸福,却又面临着父辈们不曾有过的困惑。“80后”大都追求个性和自由,也曾被贴上了“垮掉的一代”、“自私”等标签。

  今年元旦那天,小李把自己的签名档改成了:“2010年,我只想要价值观。”出生于1983年的小李自己也没想到,在距离“三十而立”只有短短三年时,她竟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小李在亲人和朋友的眼中,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有主意、能力强的女生。

  2001年,小李就从小镇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了一年后,小李发现这个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相差太远,毅然回到家乡重读高三。2003年,她再次收到北大录取通知,进入中文系。

  小李的求学道路挺顺利。可是从去年秋季开始的找工作经历,却让她陷入了无限纠结中。“我一直想去出版社或类似单位,编几本有价值的书。”可出乎意料的是,每当遇上出版社招聘,总会冒出成百上千的人疯狂争一两个名额。最中意的外研社,一路过关斩将后,小李最终还是在第二轮面试剩下十来个人时,被淘汰了。

  无心投的某家著名门户网给了小李机会,并开出优厚条件。“一开始,我想,能挣钱养活自己最重要,既然待遇还可以,就去了。”被分在时尚频道后,小李开始了和各大品牌的睫毛膏、粉饼、彩妆打交道的别扭实习。看着周围工龄长的同事,小李似乎能看到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的自己,她不要这样的生活。

  考虑了很久,小李辞职了,来自朋友、家人和自己的压力瞬间而至。但小李说,她只想做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她没有向压力妥协。

  可是说到“三十而立”,小李坦陈:等自己30岁的时候,职业方向都未必能确定,更何谈三十而立?

  与小李在职业选择上的困惑相比,房子、车子、婚姻,似乎是“80后”步入而立之年面对的更具普遍性的问题。

  来自上海的姑娘小王出生在1985年,家庭条件优越,自己又是名校毕业,目前在园区外企工作,工作和钱对她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谈到“三十而立”,小王的第一反应就是:“女生总得在三十岁之前嫁人吧?”可她掐指一算,如果读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要二十六七岁了。今年回家,小王遭遇了父母的“催婚”。“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对我‘逼婚’!”

  小陈1983年生,在同龄人里,他处在“领先位置”——已经工作四五年,结婚,有了孩子。看起来,小陈应该算提前“立”了。

  一谈到自己的生活压力,他就说“供房子”。事实上,虽然他也自称是“房奴”,不过,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在房价还处低位时买房,而且父母帮他付了首付。可即使这样,每个月拿到银行账单时,他依然要“深吸一口气才有勇气打开”。每天上班他要挤很久公交,朝九晚五的工作枯燥也辛苦,可账户的数目却永远看不到涨。

  于是,很多“80后”干脆这样反问:30岁前为什么要买房呢?为什么结婚一定要在30岁前呢?30岁前的时间多宝贵,不应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吗?

  在“80后”最为活跃的著名社区网站“豆瓣”上,旅行类的小组大都特别热门,其中一个名为“休学辞职去旅行”的小组,成员已近11000人,不少“80后”在这里发帖,“已辞职,要去××旅行”。而另一个“没钱也旅游”小组,成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万人。

  这在长辈们看来,放下学业和工作去“胡闹”、“瞎玩”,简直不可理解。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