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

二次调控后再看吴江买房子这件事
吴江楼市网  发布时间:2010-11-05  来源:据吴江日报  点击数:3108

  在吴江对于仅是工薪阶层收入的李先生来说,这样的家庭财富已经非常不易了。房产投资成为李先生家庭财富增长的主要积累渠道。


  除去利用这几年房价上涨进行投资炒房一族以外,大多数的普通市民都像李先生一样,房产以自住为主,并兼有投资功能,是对冲通胀风险,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主要途径。

 

  住房,表明房子是用来住的,消费属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国内的房地产早已成为投资的热点,专家也承认:“在现实中,住房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央行刚刚加息25个基点,但相比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9月份CPI同比上涨3.6%,创下近23个月来的新高,按照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2.5%的利率推算,1万元存一年就会缩水110元。有资料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10年的33年间,我国的CPI大约上涨了6倍,近10年来,我国的广义货币发行每年增长20%。而普通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偏窄,以股市而言,目前上证综合指数为3030点左右,且风险巨大,除工资性收入以外的资产收入占比不大。

 

  对于日常生活开支占总收入比重低的人,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消费品上涨可以忽略,因为其它资产随通胀增长更多;而对于日常生活开支占总收入比重高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通胀明显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质量,并在侵蚀他们为数不多的应付紧急事件的保障性存款。

 

  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普通投资渠道缺乏、城市化速度加快、土地稀缺性等内生和外生的因素,赋予了房地产作为家庭资产储备的所有条件。

 

  事实上,房地产成为抵御通胀风险的责任一直在演绎。2005年和2006年第一次调控,房价便以短暂观望后的猛烈上涨还以颜色;2008年上半年的调控政策因为下半年的金融危机没有持续,导致2009年更为猛烈的涨势。2010年的这一次,尽管调控措施严厉,决心坚定,但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1%,涨幅比8月份缩小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

 

  无论是从分析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房产投资无疑已经成为众多人的理性选择。

 

  最近,宏观调控一波紧似一波,从第三套房贷停贷、各一线城市下“限购令”,到央行加息、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有人说楼市遭遇“千年极寒”,但真正到了是否出手时,普通老百姓肯定又要担心自己的判断了。

 

  国家宏观调控、限购、加息,并不证明不动产的价值就会降低,限购阻止了一些人投机投资炒房产,但买楼保值的需求问题并不因此就解决了。

 

  最近一年多来,通货膨胀率上升,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在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加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预期,谁也不敢长期手持现金。可以预期,各种投资在适当时候,还会陆续进入到楼市,特别是价格仍处于洼地的城市中。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购房能力不足者,一步到位、超前消费的选择有其道理,但并不明智。购房者应当全面衡量自身经济能力、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求、国家政策方向等因素,通过梯度消费购房,切勿一味贪大求全。购房本身是一种投资行为,是一种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是把家庭的货币资产转变成房屋资产的行为,是积累家庭财富的行为。如果购房还利用了银行贷款,那么就是动用了银行杠杆来放大投资能力的行为。

 

  超前消费,预支消费,这种购房投资存在三重风险。其一,这种投资数额较大,通常需要依靠银行贷款,那么必须要连续性投资(还款)。否则前期投资就会受到损失,所以对购房者的收入的积累和工作的稳定要求较高。而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积累少、工作不稳定、收入变动大的群体,一旦失业,还款压力陡增,失房风险极大。其二,这种投资的变现相对股票等证券复杂程度较大,税费、时间等交易成本较高,变现较难。一旦因考虑不周购房不适当,再更换住房成本很高。其三,利率上升或房价下跌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二次调控,楼市调整,价格稳定,反而是选房购房的好时机,可以有更多的房源选择,更长的时间考虑。对于买房自住来说,没有便宜和贵的房子,只有合适和自己能够承受的房子。买房子,要综合考虑,理性抉择,梯度消费。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