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功能:
首先满足居住功能。其次,“垂直村落”可以利用立面、屋面和剖面设计强化自然通风,增强自然采光。夏季能通过通风降温,冬季又能蓄热增温,通过太阳能采暖提高室内温度,提升舒适度。不仅如此,太阳能住宅还能利用屋面的太阳能装置进行光伏发电、生产热水等,实现能源的自我利用。也就是说,这类住宅不仅节能,还能产能。和其他建筑相比,这应该是“垂直村落”最大的科技亮点。
具备哪些“绿元素”:
从场地上来说,有效、集约地利用土地;夏天将同里湖上的凉风引入,冬天将北侧的寒风挡住;通过构造隔绝周边道路的交通噪声等。从建筑材料上来说,基本采用本土材料,尽量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从技术上来说,不以高技术展示为目的,而是因地制宜建造集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住宅。
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
仲继寿博士认为,所谓的“绿建筑”只要仔细去规划和合理选材搭配,是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的,但更多的是需要人们设计理念和思想的投入。与一般的住宅相比,增加的太阳能设备、发电装置等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回收。仲博士举例说,像太阳能热水装置的投资回报周期大约在5~8年,光伏用电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投资回报周期大约为10年。
建造期限:
根据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有关协议,获奖作品计划由台达电子集团出资建造(1个以上的示范工程),用时两年。
已有示范工程:
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于2006年,至今已经举办三届。2009年的比赛主题是要为四川地震灾区设计一所环保小学。由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的作品《蜀光》最终获得评委一致认同,被建造在绵阳地震灾区。这所位于杨家镇的灾区小学被命名为“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成为灾区第一所“绿建筑”学校。随着今年春季的开学,800多名灾区的师生已经能坐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享受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科学的奥妙。
怎样能够入住:
面对不少人关心是否能到这样的一个高科技的阳光房里去住一下,或者是体验一下,仲博士笑答绝对有机会。因为他们举办此次竞赛和建造样板工程的意义并不在于销售商品房,而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太阳能建筑的功能和优势。“垂直村落”建造完成后,将会开放一部分作为展示和体验的空间,让每个市民都零距离感受新科技给人类生活和地球的节能环保带来的好处。此外,此住宅方案按照每户130平方米的平均面积进行设计,将来很可能作为绿色住宅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士。
采访后记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其绿色、环保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次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在吴江举行,不仅为本地正茁壮兴起的相关产业提供了借鉴和学习先进技术及成功经验的机会,也让吴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能拥有太阳能住宅的城市之一。
正如仲继寿和多位专家所说的,希望通过建造太阳能住宅,让更多人知道太阳能可以被利用,而且并不需要高造价和高运营成本。房产开发商如果能主动将太阳能技术融入住宅建设,购房者也就是普通民众,也能了解太阳能住宅的好处,自然就会达成一种共识,从而促成多方利益的实现。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人们的节能环保理念能得到普遍提升,那么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寿命一定会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