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在苏州吴江主办的“长三角房地产高峰论坛”上,自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四地品牌房企以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参与的论坛上,企业家和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2018年将是地产小年”。
同样,龙头房企万科也抛出了“2018地产小年”的论点,曾经作为房价四小龙的苏州,2017年经历了最强调控年,未来的房价走势又将会如何?专家、房企会如何预测?
土地供应开闸放水 调节供需降温楼市
土地市场往往是楼市的“晴雨表”。11月28日,吴江区7宗宅地开拍。不同于以往的激烈角逐,这次土拍中房企们似乎异常的冷静,开发区43号地块的流拍,更是让人直呼土拍市场似乎迎来了“寒潮”。
据调查,上一次苏州土地流拍应该是去年中旬,而流拍的原因是:竞拍太热!加价超过限价500万,导致流拍。
一年之间,苏州的土拍市场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除了地块自身不够诱惑,就是房企已经变得更加理性了,土拍再也不会是一场“盛宴”,而是一场冷静的交易。
土地市场的降温和苏州今年下半年以来,土地供给的大力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区土地供应量价齐增,3季度4季度供给成交建面3116964㎡,相比上半年建筑面积供给增加了1129243㎡,环比增加了56.8%,销售金额也远超上半年。
经济学家沈健表示,适当增加土地的供应量,实际上目的就是让房地产供应量增加,从而达到稳定市场预期,改变供需关系的作用。 “苏州市大力增加土地供给,是从根本上对楼市进行调控,未来苏州土地市场逐步走向平稳理性。”
限价锁死上涨空间 高地价项目无奈观望
此外,项目的限价销售,也会让2018年的楼市更加“冷清”。因部分项目拿地成本过高,“面粉贵于面包”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土地楼面价与周边竞品项目成交均价几乎持平的背景下,高端产品入市很难有较高的溢价空间。
以苏地2016-WG-46号姑苏区干将东路北、仓街东地块为例,仁恒地产于2016年9月22日以总价20.7亿元将其收入囊中,楼面价38745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81%。以楼面价来看,该地块仅建安成本就将超过四万,而目前政府对四万以上的备案价相当敏感,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地块的上市将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苏地2016-WG-46号地块)
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用“面粉和面包”来形容“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面粉和土地都是原材料,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够制成面包和房屋。照理说前者应该比后者的价格低,但在“竞地价、限房价”的要求下,面粉却贵过面包。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某地王盘内部人士甚至声称:“集团上已经准备好了在苏州观望两至三年的战略。”限价之下,部分项目或许会寻求延迟上市来“用时间换取利润空间”。
据统计,以2016年9月23日出让的地块为例,苏地网挂[2016]第4公告中15宗含住宅地块中,仅有恒大的三个地块(苏地2016-WG-60号)苏州恒大悦珑湾以及(苏地2016-WG-659号、苏地2016-WG-58号)恒大珺睿庭目前已经上市,其余均处于筹建中。
旭辉集团副总裁兼苏南事业部总经理王凤友曾表示,限价锁死价格后,即使2018年房源供应因为现房销售减少,也不会出现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2018年,苏州的房价和今年比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对购房者来说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预测:2018年房价短期下滑苏州五年房价保持平稳
十九大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经济学家沈健在面对苏房网采访时表示“选择在民生部分而不是经济部分提到房屋问题,表达了国家的态度,房子将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是民生问题,未来不可能再出现暴涨了,房地产会更趋于理性,专注于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沈健认为,目前政府一是采取限价销售作为短期机制,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二是加大土地供给来调节供需关系。未来苏州楼市的供求关系将趋于稳定,长效机制将建立,不会暴涨但是也不会断崖式下跌。同时沈教授预测“苏州房价在2018年短期内会暂时下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年内,苏州房价都不会再大幅上涨。”
来源:苏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