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性与疯狂间徘徊
吴江楼市网 发布时间:2009-02-24 来源: 点击数:857
投资者期盼已久的奥运行情不但没有实现,沪深股市在奥运开幕之时反而出现了暴跌,不仅令人失望,也难以解释。如果是4000 点以上,出现这样的恐慌可以理解,但目前上证综指只有2000多点,市场平均股价、市场平均市盈率都处于历史低点,此时恐慌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如果说A股还有所谓的大小非减持因素, 那么没有大小非压力的B股跌幅竟然远远超过了A股 ,而B股的平均股价也只是A股的一半,哪儿来的恐慌呢?为什么要如此疯狂抛售呢?东吴证券吴江地区总部的沈尧对此进行了分析。
短期快速下跌动力主要来自非基本面因素
沈尧认为,始于上周五开始的此次暴跌行情,就短期而言(需要强调是短期而言),得出的结论是下跌的主动力并非来自基本面因素,而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奥运行情的结束。其逻辑在于,7 月份以来的行情主导力量主要是游资,而基金等机构多数处于壁上观或小量参与,游资占主导就使得市场表现为主要体现游资的意志,游资的思路是赌奥运或希望借奥运搞一把行情,我们也看到了之前近30 多个交易日指数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应说游资还是起了一些作用的,时间到了就意味着行情阶段性结束,在奥运开幕式当天奥运板块即快速直接的跌停很能说明问题,同时,上周五之前的短期内基本面并未有明显的利空,反而是利好的东西多一些,比如国际油价持续回落,比如信贷的微调,而且在资金面,上周五当天南车IPO 资金刚好解冻,因此,此次短期内的下跌,其直接动力并非来自基本面。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大幅度下跌,沈尧认为,是技术面与心理层面的共振所致,一是技术走势已有破位的趋势,二是投资者形成了奥运行情结束的一致预期,在估值失效之下,投资人以技术走势为操作依据,形成了破位卖出的集体操作。
宏观面和业绩预期继续形成压力
虽然短期下跌是非基本面因素,但沈尧并不否认A股市场在中期内仍然受到宏观面和微观业绩层面的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在近期国际油价回落和信贷微调之下似乎有所减弱,但机构们还是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所以机构们不作为或不敢大力作为。就大的趋势而言,谨慎的机构认为中国过往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约束下,中期内还找不到未来发展的可选道路,什么时候找到新增长方式,什么时候才会有信心。中国有了新的增长方式,那时候也就见底了。
沈尧分析,就现实的情况看,PPI的创新高已在预料当中,目前油价回落限制了PPI未来上涨的空间,也就是说实际上目前我们并不过于担心成本压力会继续高涨,7月或8月PPI很可能就见到短期高点,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机构投资者已渐渐把目光放在了需求上,需求下降的问题可能会被机构作为进一步看空的新因素。而关于需求下降方面的数据,则包括7月国内PMI 新订单指数大幅下降,国内电力需求持续下降,国内汽车销量持续下降。
疯狂下跌必将回归理性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 Paul Samuelson 开的一个著名的玩笑是:股票市场曾预言了过去 5次经济衰退中的9次。这种说法包含了两个重要事实:其一,对经济增长而言,股票价格是一个好的领先指标;其二,股票市场有夸大其词的倾向。
沈尧认为,在过去10个月当中,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之后,传递的信息已经很明确了:股票价格正毫不惊讶地预示着经济的减速,这种观点我们都认同。但是,股价对经济减速的预计过了头,毕竟我国的GDP增速还有近10%。
综合判断,沈尧认为,近期市场受非基本面因素而呈现的下跌就短期而言已经有非理性的成分,虽然大家都承认趋势的力量,但希望投资者要知道,影响趋势的东西更重要。 |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ls.com.cn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