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快讯

“奥林清华三区·北京奥运助威团”
吴江楼市网  发布时间:2009-02-24  来源:  点击数:1904
缘起

    项目内涵催生助威团

    “奥林清华三区·北京奥运助威团”的诞生,起源于奥林清华本身的项目内涵,而直接催生这一助威团的人,则是奥运火炬手、恒达城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孝丰。

    “我就是想把运动带给每一个爱生活的人!”沈孝丰如是说。

    讲起恒达与运动的关系,可谓一路结缘。

    ——2003年,恒达就与苏州青旅合作成立了苏州第一家乙级足球俱乐部即趣普仕足球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沈孝丰从一名体育运动的爱好者成了体育事业的参与者。

    ——积极支持吴江市举办或承办各项大型体育赛事,如第十届吴江市运动会、”奥林清华杯”足球赛、2008年全国柔道锦标赛等。粗略统计表明,2003年至今,恒达用在支持吴江体育事业上的费用约为500万元,吴江市50%以上的大型体育活动是由恒达冠名或赞助。沈孝丰说,“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从事和体育相关的产业,都需要有一种不断追求和超越的精神。”

    2004年,恒达以当时创纪录的价格拍下南部新城区一块30万平方米的土地。为了给将来居住在这个社区的业主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生活,也为了圆自己奥林匹克的梦想,沈孝丰决定用运动和人文的主题去营造这个社区,于是,他给社区取名“奥林清华”。

    走进“奥林清华”社区,运动雕塑和健身设施几乎随处可见。另外,一个1.4万平方米的社区运动会馆里,篮球、乒乓、羽毛球、攀岩、游泳等运动项目也一应俱全。当大部分房产开发商还在关注小区绿化率的时候,沈孝丰已经悄悄把运动和人文的元素注入到“奥林清华”里。

    2006年下半年,在他的提议下,“奥林清华”社区举办了第一届社区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吸引了1000多名小区业主和社会上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士参与,被人们称之为“社区迷你奥运会”。此外,社区还不定期组织一些小型比赛,如网球、乒乓球、篮球等。

    出发

    到北京第一现场加油

    观鸟巢、看比赛、游览天安门广场,到北京为奥运加油。8月12日上午7点,由41人组成的奥运观摩团带着吴江人的奥运激情出发了。

    当天早上不到6点半,奥林清华运动会馆门口就集中了奥运观摩团的所有成员,其中许多人是从其它镇起早赶来的。来自七都中学的于文涛同学十分激动:“能够亲身到北京观看奥运健儿的比赛,是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到时候,我一定要为中国加油。”

    奥运开赛以来,奥运赛场如火如荼,中国军团夺金不断,这更加激起了观摩团赴京的热情。

    吴江距北京1000多公里,41名成员乘坐大巴途经苏北、山东、河北,沿京沪、京福高速公路向北京进发。据观摩团领队刘卫国介绍,观摩团成员在北京将观看柔道、举重、水球、曲棍球等比赛项目。

#p#1#e#

第一站

    杂技中感受奥运精神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是在河北省沧州地区吴桥镇上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昨天傍晚6点左右,”奥林清华三区·北京奥运助威团”到达首站吴桥。

    奥运助威团第一站选择看杂技表演,根本原因在于杂技与体育相通,同样有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

    走进下榻的红牡丹宾馆,团员们发现,宾馆的走道里,张贴的全是历史上关于吴桥杂技的图画。据介绍,吴桥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更是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它以其源远流长的杂技历史、高超精湛的杂技技艺、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这次,我真是太高兴了。”61岁的助威团团员黄永银在看杂技前,笑着告诉记者,全家是体育迷,这次一家三口都报名参加了本次城市运动节,自己很幸运,在生日来临前,居然中了这么一个大奖,老伴让他把机会让给儿子,“我不舍得。”黄永银说他已经42年没有去北京,他想看看北京的变化,还想去感受一下奥运的氛围。

    14岁的吴楚相宁红肿着左脸期盼着杂技演出,她是苏州市轮滑队的运动员,半个月前的一次训练,让她摔肿了脸、摔伤了膝盖。不怕伤痛让她获得了江苏省业余轮滑大赛中的三项金牌。“我去观看奥运是要去感受运动员那种勇敢拼搏、自信超越的精神。”吴楚相宁说,

    晚上7点半,杂技表演正式开始,鞭技、蹬伞、转碟、蹬大缸等绚丽灵秀、精彩纷呈的吴桥特色杂技节目,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色彩、浓厚的文化特色,让每一位团员惊叹不已。“真是不虚此行!”

    第二站

    “天下第一城”迎接奥运

   “你们苏州来的奥运观众素质真的很高!”这是本次”奥林清华三区·北京奥运助威团”入驻天下第一城后,当地的奥运志愿者小李对苏州人的评价。

    8月14日中午11点多,经过民警安检后,奥运助威团来到坐落于京、津、冀交界的天下第一城。看着眼前高耸的城墙与城楼,大家仿佛一下子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回到了电视中常见的老北京。

    虽在北京远郊,但这里奥运的氛围同样很浓,很多地方都张挂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北京奥运加油!”等字眼的宣传横幅。“你们真幸运,前几天,布什就住在这里。”小李说,现在天下第一城里还住着两个国家元首,以及荷兰代表团。

    中午用餐前,小李提到了前两天他接待的一个苏州观奥团的表现。他说,那天他带他们去“水立方”看比赛,当时,他们到接受安检的门口中间有一个绿化带,跨过去只要1米,而绕行则需要走1000多米,他在后面没有提醒,所有的苏州团员都有序地绕道而行,“你们苏州人,真是好样的!”

    看来先来的苏州人已经以自己的文明举止,赢得了北京人的认可,“我们一定不会比他们差。”听了小李的话,大伙一致表态。

    第三站

    为吴江奥运第一人呐喊

    8月13日,这是苏州运动员参加比赛最多的一天。“奥林清华三区·北京奥运助威团”的41名团员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天。当日,分别奔赴手球、棒球、柔道等几个项目的比赛现场,为家乡运动员加油,以自己的行动为吴江增光。

    作为最幸运的成员,其中16人到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见证了吴江体育史上的历史时刻,在柔道比赛现场为“吴江奥运第一人”女子柔道70公斤级奥运选手王娟呐喊助威。

    尽管吴江籍奥运选手王娟不敌匈牙利的梅萨罗什·安妮特,遗憾地与奖牌无缘,但助威团成员依然感觉到现场的浓浓气氛。

    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新秀,王娟在国内奥运选拔赛中战胜了雅典奥运会铜牌得主秦东亚和颇具实力的窦书梅获得奥运资格,并代表中国参加本届奥运会女柔70公斤级的比赛。在比赛中,王娟第一轮轮空后,于第二轮碰到了日本的强手上野雅惠。上野雅惠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双料冠军,无疑是北京奥运会上夺冠最热门的人物。

    第一轮,上野雅惠战胜了韩国选手朴佳软。次轮面对王娟,上野雅惠表现不错,比赛开始不久就获得了一个“效果”。比分落后的王娟有些着急,又被上野雅惠得到了一个“有效”。随后王娟发动猛攻,终于得到了一个“效果”,但比分仍然落后。比赛进行到4分02秒时,王娟防守露出破绽,上野雅惠偷袭成功,以“内股”的技术摔倒王娟,得到了一个“一本”。最终上野雅惠成功晋级八强,而王娟则与决赛无缘后进入复活赛。

    复活赛首轮,王娟与韩国选手朴佳软苦战5分钟,最后以一个“有效”的优势战胜对手,艰难晋级第二轮。王娟在第二轮的对手是匈牙利的梅萨罗什·安妮特,体力消耗过大的王娟明显不在状态,刚刚开始45秒就被对手得到一个“有效”。此后,王娟发起了进攻,但过于急躁的心理反而被梅萨罗什·安妮特找到了破绽,比赛进行到1分12秒时,梅萨罗什·安妮特把王娟放倒在地,获得了一个“一本”,比赛也就此结束。这样,王娟遗憾地结束了北京奥运之旅。

#p#2#e#

重在参与

    王娟成为鲜活“教材”

    虽然王娟冲击奖牌未果,但是随着她踏上比赛场地,已经创造了吴江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历史。奥运助威团成员纷纷表示,从王娟身上,已经深刻感受到竞技体育的独特魅力。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也将对自己的未来之路产生深远影响。言语间,王娟仿佛已经成为奥运精神特殊的鲜活“教材”。

    对家乡人民的理解,王娟表示:“我尽力了,没有遗憾了。”她说,第一场的对手实力确实在她之上,但问题不在于对手,而在于她自己有了太多包袱。比赛之前的晚上,她一直到凌晨两点才睡着,脑子里一直在想着怎么和对手过招。后来想想,自己是太在意了,所以反而放不开。

    “真正比赛结束了,倒没有多想了,只是觉得这么多年的训练,自己也尽力了,就没有太多遗憾。”王娟坚定地说,“对于这个结果,我不会有任何后悔,因为这是我努力的结果。”

    采访时,王娟始终在笑着。她说,现在的心情很放松,也没有了赛前的那种压力。现在,她就想着要先回家,然后去全国各地旅游。

    尽管王娟显得很轻松,但记者清楚,这么多年的努力却没有换来胜利,她内心的失落自是不必说的。大家都说,苏州的女孩柔柔弱弱的,很难想象这么多年来,她要接受多少次的摔打和磨炼。

    “一开始也很疼,虽然我是农村的,但说实话从小也没受什么苦。”王娟说,一开始进柔道队,每天身上都要青一块紫一块的,但她必须得忍着。自从进入国家队后,她便一直憧憬着要参加奥运比赛,当时就觉得,要是能在家门口代表国家比赛,该多么光荣。

    为了这个,王娟每天没命地训练。基础体能、协调、摔打、对抗……这种在常人眼里极其枯燥的训练,每天都在没完没了地继续。“整整6年,我没有好好出去玩过一次,就连故宫在哪里都不知道。”王娟说,好不容易休息两天,就光顾着在宿舍睡觉了。而在她这个年龄,正是女孩子最爱美的时候。

    比赛开始前一个月,王娟开始了封闭训练,这段时间她连大门都没有迈出。而就在那段时间,她受伤了。原本想休息两天,但训练不能停,最后她又咬着牙关走进了训练馆。就在那段时间里,一向坚强的她落下了眼泪。借着路旁的灯光,记者此时看到了王娟的红眼圈,她笑了笑,“本来不想哭的,说着说着,就忍不住了。”

    “没关系,你站在了奥运的赛场上,就是我们的骄傲了。”奥运助威团的成员们对此无比理解。听到去采访的记者转达的问候,王娟笑了,这回笑得很开心。她说:“赛后我也一直这么安慰自己,王娟,你可以了,你是从全国1000多名选手中选出来的,你没有遗憾了。”王娟说,站在奥运赛场上,她觉得非常神圣。整整13年的付出,她赢得了这样一个拼搏的机会。

    作为吴江奥运第一人,1995年王娟开始了柔道训练,这一练就是13年。2002年她入选国家队,此后便一直住在了北京。这六年中,她每年也就回一次家,有时两年回一次。而在北京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在训练馆里度过的。“比赛一结束,我就打电话回家。妈妈说,爸爸还在等着看晚上的电视呢。我说,别看了,都结束了。以为妈妈会说什么,没想到她就‘嗯’了一声,然后说结束了什么时候回家。”王娟说,比赛前后,她都特别想念父母。很小的时候,她就离开父母身边,一直在外地训练。现在,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看看父母。

    王娟今年27岁,这要在吴江的农村,都是大龄女青年了。这几年为了备战奥运,王娟牺牲了很多,直到现在她还没有找到意中人。而最让她惋惜的是,这些年她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有时候,真的很难取舍。既舍不得自己热爱的柔道,又想好好念书,学点文化知识。”王娟说,以后还是想读点书。

    圆满结束

    奥运永远留在我心中

    “手球比赛场上,我为中国队加油,喊得嗓子都哑了。”“我们父子看的是赛艇比赛,中国队得了小组第一。”“射击比赛时,我紧张得要命。”8月14日中午,“奥林清华三区·北京奥运助威团”启程返回吴江,在车上大家热烈交流了13日各自观看奥运比赛的感受。

    围棋教练员陈林春回忆观战的那一幕还是异常兴奋。“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那就是'激动'。”陈林春说,他观看的是13日女子25米气步枪的预赛与决赛,当时,场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赛者,他说,当时中国选手陈颖落后5环,“我屏住呼吸,感觉她的每一枪都紧扣我的心弦。”最后,陈颖顺利夺冠,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那一刻,陈林春说自己的眼眶都潮湿了,“我感觉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觉得现场助威还是很有效果的。”团员黄永银去看的是女子单人双桨的预赛,他说,刚开始,他从望远镜中看到,中国队员张颖排在第二位。当时,岸上的中国助威团齐声喊着“中国加油!”“那声音,那气势绝对能给运动员带去信心与力量。”黄永银笑着说,他也拼命大喊,看到张颖最后超越别人,夺得小组第一名时,“我开心啊!”

    虽然本次奥运助威之旅,来回2600多公里,大家都舟车劳顿,甚至有人觉得有点累,“但我无怨无悔”,团员范华梅笑着说,自己曾经是一名田径运动员,能去现场亲身感受奥运氛围,对她来说,再累也值得。

    这次,团员陆丽仙的收获也很大,在北京射击场的场馆内奥运福娃系列的纪念品装了满满一包,“回去我要送家人、送朋友,让他们跟我一起分享参与奥运的快乐。”

    一路快乐地分享感受,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北京之行,他们将铭记终生。

#p#3#e#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