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

留住苏州古建筑的DNA 为248处控保建筑建资料库
吴江楼市网  发布时间:2009-04-23  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612

  本报讯(记者 杨帆)由市房管局、市文物局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的“苏州城区控保建筑风貌、人文、历史研究”课题进展顺利,这一针对平江、沧浪、金阊三区248处控制性保护建筑的调查、研究课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发掘古建文化内涵方面。“我们要建一个专门的数据库,希望通过专题研究,找到苏州建筑的DNA,为未来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课题组负责人、市房管局副调研员倪峻说。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着一大批有价值的古建筑,在各级文保单位外,平江、沧浪、金阊三区的控保建筑就有248处。由于建筑量大、范围广、产权更迭等原因,有的控保建筑连原来的业主也无从考证,致使其历史、文化等人文背景缺失严重。“这些控保建筑中大约有70%是房管部门管理的直属公房,其余分属不同的产权人、产权单位。从目前来说,抢修、保护一直在进行,每年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可如何挖掘这些建筑的历史、人文内涵,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做得还不够。”倪峻告诉记者,“苏州城区控保建筑风貌、人文、历史研究”课题组设立于去年10月,在利用房管部门、文物部门相关资料的同时,面向社会的资料收集工作一直在进行。“居住在这些建筑里的人对于身边的老房子了解还真不少。”倪峻告诉记者,已有很多热心古建筑保护的市民参加进来。像位于城东中心小学的王家祠堂楠木厅,是35号市控保建筑,学校退休教师席林圣提供了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97号控保建筑、平江区大新桥巷21号庞宅资料则得到了庞家后人等的积极支持,课题组通过多方查证,已经明确了在近300年的时间里曾在这座宅子居住过的名人情况。“我们计划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建一个专门的资料库,把关于这248处控保建筑的产权变迁等档案资料、人文历史等的文字、图片资料集合起来,形成涉及建筑原貌、遗存、现状、历史沿革、房主变迁、结构特色、人文典故等的完整信息。这样才能知道要保护什么、怎么保护。”倪峻告诉记者,其实每一个地方的建筑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像苏州的粉墙黛瓦、苏州建筑的文人气质、建筑结构体现出的内敛等都非常独特。“我们希望通过专题研究能够找到苏州建筑的DNA,这样不仅有利于现有建筑的修复保护,对于一些因客观原因等毁损的建筑的复原也会非常有利。”据了解,目前资料收集与课题研究正同步进行,关于建筑艺术、人文价值等的专业评估也邀请了专业评估公司进行。课题组呼吁更多关心古建筑保护的市民加入进来,提供相关资料,也计划在完成相关研究后推出专著。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