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八卦

高房价下楼市百态:房子让80后垮掉70后变垃圾?
吴江楼市网  发布时间:2009-10-19  来源:MSN理财综合  点击数:3752

善于记账注意节俭月入1500也不用做房奴

我是个数字盲,婚后却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我们2001年结婚,老公和我每月的收入加在一起只有1500元左右,除去零星的一些日常开支,还有一半须定期向银行转贷。所以一有机会就扎在两边父母的大锅里“啃”。从生养孩子起,日子才摆脱缰绳,稍微可以购置一些奢侈品,但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享用的。相比父辈的白手起家,我们虽不敢说历经磨折,却知晓了勤俭是美德。

五年之后,贷款(资讯,产品,论坛)付清,每月收入也增到三四千元。翻阅历年的账本,以往的账面像巧媳妇绣花一样,一星半星,凑两成斤。几元几角,出入结余,边边角角都做上备注,欠谁的何时还了,何事谁家出了分子,红笔蓝线,可圈可点。摘了“负翁”的帽子,手里略有盈余,精打细算也大江东去。每月收支两条线严重背离,开支的线洪水泄闸般奔腾蹈海,衣服鞋帽水电气,宽带手机鸡鸭鱼,沆瀣一气直追笔底。

适逢全球金融危机,物价上涨,工资原地踏步,只得跟本来热闹的流水账较上了劲。家电要自主创新,力争从旧瓶装旧酒中榨出新滋味来;口味要回归清淡,保证餐桌如大盘股指一样绿肥红瘦,身材如轻烟出岫一般不疾不徐不出闺阁,血压血脂如云卷云舒信步闲庭;日用要人走场清,循环利用,使水表电表指针款步挪移,米面菜茎颗粒归仓。

正当我为集腋成裘备粮过冬忙不迭地,老公的“二房”计划从幕后筹划搬到了计算器的台面。“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和银行(资讯,论坛)利息缩水1.08个百分点同步,只在一夜之间,我的思想也一百八十度转弯。从一开始的铁定反对,到乖巧的跟在老公后面看房选房。好歹看上城中一家旺铺。难道就此眼睁睁让积攒多年的血汗悉数卷走,再赔上十多年还贷积金,外搭上我的十多年“月薪”,陷落为“房奴”一族?难掩内心的胆怯,拉住老公的胳膊往外跑。穿行在商家打造的小桥流水、绿树浓荫里,有种海市蜃楼的幻觉。还是继续守着姜太公的钓鱼台,在波澜不惊的潮头打一篓子旱涝保收的鱼苗虾米,唱一声:“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比较合自己的心意。

没房子就别结婚?白领在城里买房安家攻略

随着房价的不断高攀,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要想早日实现自己的置业梦,郊区相对便宜的房价,成了更多人的选择。而真正生活其中,很多人却增添了如Jackson一样的烦恼。眼下,如何住到城里,如何才能重新享受城里的丰富生活,成了那些曾经由城区搬入郊区人们的又一愿景。难道真应了《围城》那句“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渐乏优势的郊区生活

按照国际惯例,城市居民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就会出现居住郊区化。如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居住郊区化变得尤为明显。相对低廉的房价,却能享受到更为舒适宽敞的住房条件及优越的自然环境,不能不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就连近年崛起的富人都在郊外抢购豪宅置业,如北京亚运村北部、西山地区、京顺路、顺义及机场沿线一带更成为富人区。

相比城区的优越环境,郊区生活更给很多人带来不适。“以前住在城区,觉得郊区环境好,物价也相对便宜,最关键的是自己的月工资够在郊区买一平米多的房子。”Jackson回忆着自己当初的购房初衷,“谁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不便利,现在发现郊区只适合那些上班自由,有车驾驭的富人们居住。”对此,家住上海松江新城的Bluce则谈到,“我们生活在上海市区的时候,妻子每天可以走到附近的街市买菜,而在松江新城,你要开车到商店去。”

其实,郊区化的浪潮,西方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中叶便兴起了。然而在人们感受郊区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的同时,研究人员亦发现人际关系的疏远、地域归属感的缺失、社区防范机制的解体,对交通过度依赖以至于造成的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等等,而且随着郊区化成为经济活跃点,带动了郊区地价上涨,低密度住宅的价格也随之提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就选择卖掉郊区的独栋房子住到城里来。美国城市土地研究中心住房高级研究员约翰·麦金托什的研究表明,在未来15年内,住在市中心将会成为居民居住的主流倾向。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